《网络技术发展与挑战》
――邬贺铨院士
邬院士是国内最早从事数字通讯研究的骨干研究成员之一,作为项目负责人,在国内首先研制成功了TCM―30设备、STM1设备、155/622SMS光纤系统等,这些都是引领我国通信研究发展的成果,研制开发了光通性示范工程。他多年连续参加了ITUT网络标准协议,参与国家重要领域的技术研究和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的起草。多次参与了国家通信发展的重大决策,曾获得1998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997年邮电部科技进步一等奖,出版多部专著,发表论文百余篇。从通讯设备、下一代互联网、物联网等等,从上世纪70年代到今天,在我国通信发展的历程当中,每走一步几乎都留下了邬院士攻关的足迹。
集成电路促进了PC的发展,PC促进了互联网和移动通信,反过来也促进了互联网和移动通信,互联网影响了社会,移动改变了生活。邬院士用真实的数据、翔实的资料论述了我国网络技术的发展以及现阶段所遇到的问题:一是宽带业务――发展动力不及发展需求;二是光纤传输――提速还需入户;三是移动通信――换代将遇瓶颈等等。
邬院士指出,中国网络技术创新面临严峻挑战。2010年,中国人口总数占世界的20%,GDP占全球总量的9%,研发支出占全球的2%,但向中国境外的任何一家重要专利受理机构提交的专利申请或被其授予的专利只占世界的1%。此外,中国原创专利中只有一半是授予外资跨国公司在华子公司的。外媒说中国技术创新只是纸老虎,中国人没有能力,也永远不会创新,大家听着很刺耳。创新要考虑什么呢?要考虑市场的结合,走出象牙塔,开放环境,共享平台。
邬院士讲到,要抓住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的机遇,创新信息产业技术,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发展和普及互联网技术,加快建设互联网。互联网是20世纪对经济和社会最有影响的重大创新之一,互联网向着宽带化、泛在网和移动性发展。移动互联网、物联网是互联网应用的拓展,是信息化新发展。三网融合是ICT技术五业务发展的必然趋势。抓住网络技术换代的机遇,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迎接新一轮挑战。 (院办)
联系电话:023-42870166/42871166/42871001(合川) 023-48896666(綦江) 联系地址:重庆市合川区假日大道1号 (合川校区) 重庆市綦江区登瀛大道36号 (綦江校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