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重庆移通学院中德应用技术学院立体大学楼内,满头银发、精神矍铄的外籍教师Raine背着如影随形的“宝贝”——吉他,健步走向教室开始上课。他不是音乐老师,但是每次上课都背着这个“宝贝”,大家都觉得他是一个“怪人”。这其中有什么秘密呢?原来,Raine教学有绝招,即他独创的音乐教学法。他把枯燥的语言学习融入到音乐中去,每堂课,都用吉他伴奏和学生们一起唱德语,师生的教与学其乐融融,让中德学院的每位学生感觉学习德语不再那么难!
Rainer热爱中国文化,热爱中国的山水,但是“我之所以连续多年在这里工作,主要是因为这里融洽、亲密的师生关系”。
除了Rainer的眷恋,德国帅小伙Frank在中德学院也已经是第三个年头,中央电视台年度重点大型节目2014“汉语桥”全球外国人汉语大会,他曾作为重庆赛区的4位代表之一赴北京参加复赛,汉语一级棒。
为什么这里会让众多的外籍教师恋恋不舍呢?
已经从这里奔赴德国留学的2009级学生汪兴友给出了自己的答案,“当高考完后,专科成绩使我对人生都没有什么可期待的了,可是当看到爸妈的忧伤时,我心里隐隐作痛,我需要改变,需要有成就。中德为我们的成长提供了最好的环境,我也努力改变了自己,全国德语口语大赛一等奖,国家奖学金,学校公费资助出国游学,学校资助出国留学费用,这些成绩让我重新站起来审视自己,重新找到了人生的希望。我很庆幸我做出了正确的选择。”从一名重庆乡村的农家孩子到德国留学学生,汪兴友的美好生活即将展开。中德学院到底提供了什么呢?
2008年,重庆移通学院与德国安哈尔特应用技术大学联合举办的中外合作机构。作为西南地区唯一与德国高校合作的办学机构,2014年度最具综合实力中外合作院校,中德学院在办学过程中,不断开拓创新,提升办学品质,建设西南地区首家中外合作办学的寄宿制学院即是其中重要举措之一。
中德学院的寄宿制学院,是把学生的学业和生活合一的共同体,是校中之校,师生同住,形成一个有机的学术共同体。
中德学院的立体大学楼作为寄宿制学院建设的重要硬件基础,位于美丽的双子湖畔,集教学、办公、住宿、厨房、休闲图书馆、剧场、校园广播于一体,能容纳约500名师生共同学习、生活,寄宿制学院的雏形初具。
2014年6月,在“天池”游泳馆举行的中德毕业生酒会,穿戴整齐的中德学院院长、辅导员、老师们纷纷“落水”,原来是被玩疯了同学们“扔”进了水里,把融洽的气氛推向了新的高潮。中德学院的课堂小班教学、外国教授授课、名师名家讲座、课外活动丰富、师生一楼同住、师生亲密聚餐等诸多软的形式,使学院形成了一个课堂内外紧密衔接、学习生活有机结合、师生互动交流频繁的高度整合的小社会。
2014级电气自动化技术的何海波同学说:“德语角、德语风采大赛、外教分享会、做德国留学生的语言伙伴、历史学者蒙曼教授等的讲座、厨艺大赛、酒会------,这一切让我们爱上了中德的学习生活。”
在中德学院第二届家长开放日活动中,学生刘籽圻的家长作为家长代表发言,他说:“孩子马上要出国了,从自己孩子的成长经历,可以看出中德学院是一个负责任的学院,是一个让家长放心的孩子学习成长的好地方。”
中德学院的寄宿制学院人才培养成果丰硕,学院现已有近300学生从这里走向了德国安哈尔特应用技术大学、北黑森应用技术大学、米特韦达应用技术大学、汉姆-利普斯塔特学院等众多大学留学深造,仅2015年即有120余名学生将“专升本”至西南大学、重庆工商大学、重庆师范大学、重庆理工大学、重庆科技学院等知名学府继续学习,还有众多学生走上了理想的工作岗位。
美国加州大学南薇莉博士认为,寄宿制学院人才模式在欧美国家精英大学里普遍采用,这一新尝试将使中德学院的发展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卢宇飞副校长说:“移通学院办学机制灵活,思路清晰,在中德合作办学方面,独树一帜,走在了前列。”
“移通学院办学思路明晰,敢为天下先,引进国外先进办学模式,中德合作办学成为高校中外合作办学的成功典范。”黄淮学院介晓磊校长考察中德学院后给予高度评价。
重庆市教委的一位领导在考察中德学院过后,也不吝赞誉之词,认为以成功举办共有85个中德高校、企业及机构代表200余人参会的重庆首届中德国际教育论坛为标志,中德学院已经成为了重庆高校界国际化办学的典范,寄宿制学院的探索也对国内高校改革发展作出了有益尝试。
教室学习
外教课堂
温馨“小窝”
我校德国留学生考察重庆企业
学生与外教交流
中德厨房
中德书屋的外教Rainer分享会
中德文化之夜德国大学校长激情表演
联系电话:023-42870166/42871166/42871001(合川) 023-48896666(綦江) 联系地址:重庆市合川区假日大道1号 (合川校区) 重庆市綦江区登瀛大道36号 (綦江校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