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选派70余名师生赴欧美短期交流学习 快速推进国际化进程
时间:2014年09月28日 信息来源: 信息编辑: 点击:次
我校不遗余力推进国际化建设进程,扩大对外交流与合作,学习国外高校人才培养的先进经验,开拓师生的国际化视野,同时满足广大师生国际交流与学习的愿望,董事会研究决定,每年选派70余名师生赴欧美各国合作大学交流学习。今年的选拔工作拉开序幕。
借鉴先进,启发思路,国际化教学改革快速推进
经董事会研究,学校办公会决定,每年选派教师20名,学生50名,利用寒暑假赴欧美各国合作大学进行2--4周的寒暑假夏令营或者短期交流学习。教师的出国交流的全部交通费、住宿费用由学校补贴,生活费自理。每名学生出国交流由学校资助1.5万元人民币。另选拔2名访问学者,访问学者每人补贴5万人民币。此项工作已逐步实现规范化、常态化、国际化。
根据各系部(院)教师数量按比例选拔出国交流的教师,适当向骨干教师倾斜。教师选拔包含外语水平评价、教研水平评价、日常工作表现评价、师德师风评价、面试评价等。同时具备学院在编、全职教师;爱国敬业,业务精良,身心健康,品性良好,外语(英语、德语等)能力强,具备外语独立交流能力。教师培训交流内容:学术研究培训交流、教育教学经验培训交流、合作院校教学与生活体验。如与同行交流、深入课堂听课、参与实验室实验、参加各类校园活动,全方位体验合作院校大学教学、生活,并撰写报告。学校派出的访问学者带着学校下达的相关教学、科研任务,通过学习和工作,接触和了解本学科的学术前沿动态、教育教学最新成果,加深基础理论,拓宽知识面,提高学术、教育教学水平。
学校成立由国际交流与合作处牵头,学校领导、相关部门负责人、师生代表组成的学生国际交流与选拔工作小组,负责“国际交流项目”的指导和管理,通过信息发布、申请报名、资格审查、选拔面试、公示结果五个流程选拔学生。要求热爱祖国,品学兼优,身心健康,外语(英语、德语等)能力强,具备外语独立交流能力的学生,其中英语、德语专业学生原则上不超过总人数的1/3,中德学院学生原则上不超过总人数的1/3。获得国家级、市级奖励的学生在同等条件下优先入选。以自助式学习、生活体验为主,如走进图书馆、实验室、教室学习以及参加各种校园活动,也可自主选择其他有意义的活动,并撰写报告。
搭建平台,广泛交流,国际合作空间进一步拓宽
为了开阔视野,促进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的不断提高,我校从2012年开始实施移通学院师生组团出国考察培训项目。两年来,学校每年均利用寒暑假时间先后选派70名师生赴与我校有密切合作的美国爱达荷大学、美国加州大学河滨分校、荷兰罗斯福精英学院、德国安哈尔特应用技术大学等各国院校进行短期的教学管理和教学技能考察、培训。培训从整体上提升了学校办学的核心竞争力,实现了自身的快速发展和国际办学水平的不断提高,为我校教育国际化办学改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通过对德国、美国大学的参观学习及实地考察,参加国际交流的师生开阔了视野,对德国、美国等高校的办学理念、管理体系,尤其是国际化办学战略等有了较深入的了解,引发了大家对学校发展的一些思考,给学校开展国际化办学带来了重要启发,并推动了我校国际化办学改革的快速开展。近年来,学校积极实施教育国际化战略,相关工作得到了上级部门的充分肯定及大力支持,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高等教育国际化已成为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主流趋势之一。师生组团出国考察培训项目作为有效推进人才队伍建设,促进学校教育国际化办学改革的有效手段,已得到了我校广大教职员工、学生的广泛认可。我校将一如既往鼓励并支持师生组团出国考察培训项目,力争打造一支具有国际水准的师资队伍,为实现学校跨越式的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联系电话:023-42870166/42871166/42871001(合川) 023-48896666(綦江)
联系地址:重庆市合川区假日大道1号 (合川校区)
重庆市綦江区登瀛大道36号 (綦江校区)
|